关于 Container Station 的常见问题


最后修订日期: 2022-12-13

适用产品

Container Station


概述

Container Station 用于在 QNAP 设备上安装和集中管理容器。以下是 Container Station 用户最常提出的问题。

如何使用 Container Station 3?

容器是一种模拟各种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服务的轻量方法。与 Docker Hub Registry 和 LXD 映像服务器集成后,Container Station 可帮助您轻松下载即用型映像,并增加 QNAP 设备的功能。有关如何使用 Container Station 3 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教程

为什么我的容器在更新到 Container Station 3 后未显示容器 URL 链接?

将 Container Station 更新到版本 3 后,具有不常用 Web 端口的容器无法在迁移过程中创建 URL 链接。因此,您无法看到 URL 链接图标。要查看 URL 链接,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启动 Container Station 3。
  2. 转到容器
  3. 选择一个容器。
  4. 单击编辑
  5. 转到网络
  6. 默认 Web URL 端口旁,单击
  7. 指定端口号。
    注意
    • 此端口应为容器端口,而非发布的主机端口。默认情况下,NGINX 容器使用端口号 80,Jenkins 容器使用端口号 8080。
    • 默认 Web URL 端口仅用于列表中第一个连接的网络。
  8. 单击应用

Container Station 3 随即会保存 URL 端口设置。

提示
  • 要访问容器网站,请单击
  • 有关如何为应用程序和容器配置默认 Web URL 端口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教程

为什么无法在 Container Station 3 中编辑应用程序和容器设置?

在 Container Station 3 中创建容器或应用程序后,无法编辑相应设置。这符合 LXD 和 Docker 的原始轻量级定义。如果想要重新配置容器或应用程序设置,可以使用“重新创建”功能修改这些设置。

重要
重新创建应用程序或容器会放弃未存储在绑定装载或卷中的所有数据。请确保在重新创建应用程序或容器之前传输数据。
重新创建应用程序
  1. 启动 Container Station 3。
  2. 转到应用程序
  3. 选择一个应用程序。
  4. 单击编辑旁的
  5. 单击重新创建
  6. 根据您的需要修改 YAML 代码和设置。
  7. 单击更新

Container Station 3 将源应用程序替换为修改后的 YAML 代码和设置。

重新创建容器
  1. 启动 Container Station 3。
  2. 转到容器
  3. 选择一个容器。
  4. 单击编辑旁的
  5. 单击重新创建
  6. 按照向导说明操作,并根据您的需要修改设置。
  7. 单击完成

Container Station 3 将源容器替换为修改后的设置。

为什么无法在 Container Station 3 的终端中输入命令?

在 Container Station 3 中,日志连接终端功能是独立功能。要在终端中输入命令,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启动 Container Station 3。
  2. 转到容器
  3. 选择一台正在运行的容器。
  4. 单击连接终端
    注意
    必须启用互动 (-i) 和 TTY (-t) 进程才能将终端连接到容器。
为什么在 Container Station 3 上无法看到或接收早期版本 Container Station 生成的日志和通知事件?

在数据迁移过程中,会将早期版本 Container Station 3 中生成的系统日志归档和导出,并重置了早期版本的事件通知规则。

  • 要访问早期版本的日志,请转到 QNAP 设备上的 Container Station 文件夹,然后找到container-station-earlier-logs.csv文件。默认情况下,路径应类似于 /Container/container-station-earlier-logs.csv
  • 要接收通知事件,必须重新创建事件通知规则才能在 Container Station 3 中接收应用程序通知。

补充阅读

如何使用 Container Station 2?

这篇文章有帮助吗?

谢谢您,我们已经收到您的意见。

请告诉我们如何改进这篇文章:

如果您想提供其他意见,请于下方输入。

选择规格

      显示更多 隐藏更多
      open menu
      back to top